西⾏游记

文/钱国宏

2023年10月30日 字数:3326 浏览量:

  尽管之前早就读过关于青海湖资料,脑海里也一遍遍地叠放着青海湖浩瀚无垠的壮阔,但是当我真实地站在一碧千里的青海湖面前时,内心还是被强烈地震撼到了!与幽蓝而清冽的湖水对视,我的脑海中立时浮现出诗人海子的诗:“青海湖上,我的孤独如同天堂的马匹!”
  青海湖古称“西海”,蒙古语称为“库库诺尔”,意为青色的湖。湖面海拔3260米,东西长约106千米,南北最宽处为63千米,面积为4583平方千米,周长约360千米,是中国最大的咸水湖。湖岸有巍峨的雪山、广阔的草原、成群的牛羊和凌空翱翔的鸟群,以及神秘的五彩经幡、玛尼石。青海湖养育了世世代代生活在这里的人们,这里的人们也用崇拜和想象为青海湖蒙上了一层神秘的面纱。
  这片辽阔的水域撒下了诸多传说的种子,其中流传最广的当属文成公主的传说。据说当年文成公主远嫁吐蕃,临行之时唐王赐给她一面日月宝镜,告诉她想念家乡的时候可以拿出来看,家乡长安就会在镜中呈现。文成公主千里跋涉,来到唐蕃分界的日月山时,眼见就要进入吐蕃境内了,她不由得
  想起了家乡。于是便拿出宝镜,长安的景象果然显现在镜中。文成公主顿时泪如泉涌:此一去再也回不到长安了!哭罢多时,她猛然想起了自己的使命,于是便将宝镜扔出,以断绝思乡之念——未料宝镜落地之后,转眼间便化成了一泓美丽的湖泊——这便是今天的青海湖!
  凄美的传说融进了人们对青海湖的诸多感情与憧憬,也成就了青海湖的人文之美,而大自然的神奇则造就了青海湖的自然之美。青海湖作为中国最大的咸水湖,其形成是距今4000万年前印度板块和欧亚板块的碰撞挤压,喜马拉雅海上升为陆地的结果。青海湖原是一个外泄湖,周围的河水都汇集于湖中,湖水又从东面外泄注入古黄河。后来,由于造山运动继续进行,湖东地势渐渐隆起造就了日月山,使湖水的出口被山脉阻隔,东向的河水倒淌向西,青海湖便成为了只进不出的大湖。现在日月山西边的倒淌河,便是这段地质变迁史留下的痕迹。青海湖是一个蓄水量达778亿立方米的大湖,环湖皆山,北面是大通山,南面是青海南山,西面是橡皮山,东面是举世闻名的日月山,倒淌河由东向西注入青海湖中。
  青海湖的美是世界公认的。这里风景浓郁俊秀,粗犷苍凉。这片水域汇聚着草原、荒漠、山峰和湖泊的一切风情。远观青海湖,一片幽蓝从天而降直挂眼前,犹如硕大的一块珠圆玉润宝石,稳稳地镶嵌在天边。近观青海湖,蓝色多变,或青或蓝,或绿或灰,或赤橙黄绿青蓝紫同时出现在浩渺的烟波中。从不同的地方、不同的角度、不同的时间、不同的季节走近青海湖,总会给人以不同的惊喜!也许,这就是汉朝时人们称其为“仙湖”的主要原因吧!风和日丽的天气里,青海湖泛着幽幽的蓝,纯粹得令人心醉,安静得让人不忍走近而惊动她;有风吹过湖面时,湖面泛起绵绵的浪涛,忽而喁喁絮语,忽而雷霆咆哮,清澈而洁白的浪花催着浪峰一次次地向岸边袭来,仿佛是她献给高原的洁白哈达。湖边的青草地上,黝黑的牦牛和洁白的羊群散落其间,悠闲地啃食着青草,仿佛一幅巨大的水彩画,意境悠远而安祥。选一块干草地坐下来,与青海湖对视。此时,万里苍穹,天清云朗,无风无浪,明媚的阳光下,碧澄的湖水波光潋滟,粼粼如画,将姿容俏丽的青海湖装扮成了风情万种的少妇,袅袅亭亭,婀娜妩媚。远处,一脉脉雪山横亘天地之间,五彩经幡在风中猎猎飘舞,“瑶池阿母绮窗开,黄竹歌声动地哀。八骏日行三万里,穆王何事不重来。”这情境,难免不让人想起神话中西王母与周穆王在此地的跨界之爱……远山依稀,湖漾清波,浪逐白滩,鸟鸣长空,一时间令人思如潮涌,遐意悠远,回味无穷!心中诗情翻涌,眼中画意横生,这一刻,我方才真实地悟得“世间安得双全法,不负如来不负卿”的绝妙意境!
  它像一颗明珠镶嵌在河西走廊的大漠之中,又似一条奔流而又波涛凝固的沙河流淌在敦煌之南。远观,那起伏的金色山峦犹如硕大的绸缎,滑腻柔软;近看,那无边无际的沙子如耀眼的黄金,纯净坚挺;细细端详,它又宛如一篇大块文章发表在苍穹之下,壮观至极,苍凉至极,雄伟至极,浩瀚至极!——它,就是闻名遐迩的敦煌鸣沙山。
  鸣沙山位于甘肃敦煌城南约5000米处,“山龄”已达3000多年,以沙动成响而得名“鸣沙山”。山体东西长40余公里,南北宽约20公里,主峰海拔1715米。“沙漠风吹唤鸣沙,千年沧海尽藏华。”鸣沙山,从它进入人类视野的那一刻,便成为人们眼中的“神沙山”,东汉时称“沙角山”“神沙山”,晋代时始称“鸣沙山”。东汉《辛氏三秦记》中载:“河西有沙角山,峰锷危峻,逾于石山,其沙粒粗色黄,有如干躇。”唐代《沙州图经》中盛赞鸣沙山:“流动无定,俄然深谷为陵,高岩为谷,峰危似削,孤烟如画,夕疑无地。”《元和郡县志》中记载:“鸣沙山,一名神山,在县南七里,其山积沙为之,峰峦危峭,逾于石山,四周皆为沙垄,背有如刀刃,人登之即鸣,随足颓落,经宿吹风,辄复如旧。”沙随人落,滑到山脚下,次日天明居然又会悄然无声地回到山顶上!——实乃奇事一桩。五代的《敦煌录》记载:“鸣沙山去州十里。其山东西八十里,南北四十里,高处五百尺,悉纯沙聚起。此山神异,峰如削成。”从古到今,鸣沙山在河西走廊地带中,均是神一般的存在,“惊风吹沙沙作雨,古潭老鱼立波舞。掀簸山谷轰喧阗,游人忽欲凌飞仙!”
  骑上高大的骆驼,我和来自八方的游客像东汉时期征讨匈奴的威武汉军开始向鸣沙山上进发。那满山的沙子纯净而柔软,细细的沙粒仿佛用筛子箩过一遍,透着纯粹,透着细腻,透着精致!驼掌踏上去,沙子立马水一样漫过掌踝,待驼掌拔出那一瞬,立时扬出一片片金色的“水花”!
  骆驼客牵着头驼慢慢地引导着游客的驼队向鸣沙山顶进发。我骑在骆驼背上远望,一支支驼队既像是射向沙洲的一支支箭簇,又像是鸣沙山这页大大的便笺上印上去的一行行绮丽的诗句,灵动、威武而富有生机!游客们鲜艳的服饰,驼背上五颜六色的鞍裥,与金黄的沙山形成了强烈的色彩反差,既富有饱满的诗意,又令人胸胆开张!驼铃在耳畔叮咚作响,仿佛数千年前丝绸之路上的那一幕幕,在浩瀚无边的大漠之中重新上演,瞬间便将人的思绪拽回到悠久的历史长河中!那种苍凉的感受与充满民族自豪的回忆,让人的思绪在蓝天之下,像此地的空气一样纯净而又浮想联翩!
  我们驼队经过半个多小时的艰难跋涉,终于登上了鸣沙山顶。大家难掩心中的兴奋,纷纷雀跃着,从骆驼背上跳将下来,张开怀抱,奔向柔软的沙丘!当双足踏进沙海的那一刻,我感觉自己仿佛回归到了母亲的怀抱,柔软,温暖,踏实,浑身舒服到了极致!此时,目之所及,手之所触,脚之所踏,身之所接,心中所念,皆是耀眼的黄沙!那沙,纯粹得容不下任何瑕疵,以至于每个游客都觉得在这种场合、环境之下,脑海中有一丝奇思邪念都是对黄沙的一种亵渎!为了表达心中的狂悦之情,于是就有人坐在沙丘上打滚,让身体与沙海融为一体;于是就有人在黄沙上盘坐,感受“道通天地有形外,思入风云变态中”的哲理意韵;于是就有人像扬起水花一样撩起细沙,看细沙在空中散成网状或者形成一个美丽的抛物线……天空瓦蓝如水,映衬着这片金黄的沙海。有风从耳畔吹过,传过来的是古老的驼铃声和清晰的歌声:“想问姻缘借那一根红线/深埋生命血脉相连/用丝绸去润泽你的肌肤/我就在那个怀抱里缠绵……”仿佛是2000多年前丝绸古路上的细节回放,真是让人既激动又感慨万千——鸣沙山,中国古代西域文化的一位见证人哩!
  古代典籍中,对鸣沙山的这一奇异自然景观曾做过详细的写实,魏晋《西河旧事》中就曾记述:“沙州,天气晴明,即有沙鸣,闻于城内。人游沙山,结侣少,或未游即生怖惧,莫敢前。”“人乘沙流,有鼓角之声,轻若丝竹,重若雷鸣。”这种鸣沙现象,即是古代敦煌20景中的“沙岭晴鸣”!
  “你总是随手把银簪插在太阳上面/万道光芒蓬松着你长发的波澜/我闻着芬芳跋涉着无限远/只为看清你的容颜……”哼着歌,站在鸣沙山顶,顾不得满头满脸的细沙,环顾四周,但见峰峦如聚,金浪翻滚,气势磅礴,汹涌澎湃!这浩瀚无边的沙海让我读出了壮怀激烈,也读出了满心敬畏:这柔软、娴静、高耸的沙丘,静伏于蓝天之下,任千百年的风吹雨打、霜冻雪压,却始终不改其容、不变其姿——峰峦危峭,山脊如刃,棱角分明,永葆纯粹——多么像河西人民的性格,憨厚朴实,不事张扬,有包容,有担当,在这片黄土高原上,倾尽自己的智慧和汗水,辛勤而专致地描画着心中的梦想和愿景,默默无闻地做着自己喜欢的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