榆林旅游

正在“豪放”崛起

文/特邀撰稿 周励

2023年10月30日 字数:3548 浏览量:

  在中国西北地区的陕西省,有一座城市的存在感越来越强,不仅仅缘于能源富集的盛名,还因为文化资源的独特厚重使旅游产业正在“豪放”崛起。
  她,就是榆林。榆林旅游的“诗与远方”有多美,榆林文旅的“颜值”有多高,需要我们用心去体验和感悟,更需要榆林用行动去实践和创新。
  高“颜值”文旅资源
  “国家历史文化名城”榆林的文旅资源极为丰富,而且多样化,1612处文史遗存遍布榆林的山川大地,高原气象、长河落日、大漠孤烟……三边村落与匈奴帝都相依,万里长城与九曲黄河相偎……都透着一股北方的豪迈。
  这种景致的豪气,自然与地理位置和历史悠久有关。榆林在陕西最北部,位于毛乌素沙漠与黄土高原过渡区,东临黄河与山西相望,西连宁夏、甘肃,北邻内蒙古,南接“红都”延安。
  这里自古就是兵家必争之地。春秋为晋。战国归魏。秦统一六国后,秦始皇在今榆林主城区南部、榆溪河与无定河交汇处,设立“上郡”。汉武帝时期,龟兹国归附,汉武帝下令在今榆林城区东北部建“龟兹城”集中安顿。明代,榆林更是长城  线上镇守北部边疆的“九边重镇”之一,“榆林卫城”延续至今,已有500多年历史。到了解放战争时期,毛泽东、周恩来等老一辈无产阶级革命家在榆林8个县30个村战斗生活过。
  漫漫历史长河里,这里曾涌现出大夏国王赫连勃勃、北宋杨家将杨继业、南宋抗金名将韩世忠、明末农民起义领袖李自成等一大批著名人物。民间故事里,因东汉末年的米脂美女貂婵、绥德猛将吕布,于是便有了“米脂的婆姨,绥德的汉”的佳话。
  榆林是万里长城的重要组成部分,长城遗址朝代延续较长,遗存体量较大,文化内涵丰富,主要分布于府谷、神木、榆阳、横山、定边、靖边,分属战国秦长城、隋长城和明长城,总长1500多公里,拥有单体建筑1734座、营堡41座。
  盘点榆林文旅资源的精华,仅国家重点人文景观就有:距今4300年的石峁遗址,“万里长城第一台”镇北台,大夏遗都统万城,明代建筑群榆林古城,西北最大道教建筑白云山道观,陕西最大摩崖石刻红石峡,壮观挺拔、依山而建的李自成行宫,俯瞰黄河的香炉寺,陕西最大内陆湖泊红碱淖,沙漠腹地“明珠”中营盘水库,道佛教合体青云寺,“国家级旅游休闲街区”夫子庙……
  位于神木市高家堡镇的石峁遗址,是我国已发现龙山晚期到夏早期时期规模最大的城址,属于新石器时代晚期至夏代早期遗存,入选“世界十大田野考古发现”“二十一世纪世界重大考古发现”。
  镇北台被称为“天下第一台”,是明代长城遗址中气势最为宏大、最为磅礴的建筑之一,与山海关、嘉峪关并称明长城三大奇观。
  红石峡被誉为“万里长城第一胜景”,两岸天然红砂岩耸立。早在宋元时建有古刹雄山寺,在悬崖峭壁上开凿着迷宫一般、彼此相通的宗教洞窟。旧时文官武将来榆林,必来红石峡宴咏游玩,因此石壁上留下了数百块题刻。
  榆林古城,秦时有“南塔北台中古城,六楼骑街天下名”之美誉,是陕西现存仅次于西安古城的第二大古城,城墙周长6761.5米,高12米。从明成化七年(1471)设置榆林卫,修筑榆林卫城,榆林地区中心的历史也就是从那时候开始。
  今年3月,与西安大唐不夜城一起入选第二批“国家级旅游休闲街区”的夫子庙文化旅游步行街在榆林古城西南角,以历史文化为内核,具有休闲、文化、购物、美食、娱乐等功能。每当夜幕降临,灯光闪亮,游人如织的步行街诠释着榆林的繁华和活力。
  关于榆林能源的传奇,也是另一种特色旅游资源,为这片土地增添了无限魅力。从2002年开始,榆林就因能源产业,使GDP总量一直居于陕西省第二,仅次于西安市,2022年还挺进了国内50强。
  多“色彩”旅游产业
  两汉时期,榆林曾一度形成了文化产业的辉煌。如今的榆林,更是汇集交融了诸多北方少数民族文化与中原文化,地方特色鲜明,内涵丰富,成为我国唯一能源产业与文旅产业皆富集“高光”的区域。
  截至目前,榆林创建成国家A级旅游景区共有59家,其中4A级景区9家,3A级景区49家,2A级景区1家,省级旅游度假区1家,实现各县市区均有A级旅游景区。创建全国休闲农业与乡村旅游示范点2个、全国乡村旅游重点村2个、省级旅游特色名镇9个、省级乡村旅游示范村26个,形成郭家沟、赤牛坬、赵家峁等一批成熟的乡村旅游目的地。
  榆林文化的“色彩”缤纷多姿,包括红色革命文化、绿色草原文化、蓝色海子文化、黄色高

  原文化、驼色沙漠文化、黑色能源文化、白色匈奴文化、赤色丹霞文化、秘色宗教文化,获得过“中国陕北民歌之乡”“中国秧歌之乡”“中国曲艺之乡”“中国民间文化艺术之乡”等文艺桂冠。
  作为国家级陕北文化生态保护区,榆林依托陕北民歌、秧歌、剪纸、说书、石雕、腰鼓、唢呐、泥塑等565项非物质遗产,目前已建成陕北民歌博物馆、陕北民俗博物馆、古代碑刻艺术博物馆、陕北红色藏品陈列馆、古丝绸之路艺术馆、《走出家乡的榆林人》展览馆、中国算盘博物馆和榆阳区文化艺术中心等浓缩榆林文化精粹的场馆和基地。
  近年来,榆林涌现出一大批文化艺术精品,创作题材涉及榆林经济社会的方方面面,文学、影视、音乐、美术、舞蹈等样样俱全,热情奔放的大秧歌,高亢激越的信天游,千姿百态的绥德石雕,细腻秀美的陕北剪纸等名扬海内外。
  榆林的饮食文化也是多彩的,吴堡空心挂面、清涧煎饼、佳县枣糕、绥德黄馍馍、横山炖羊肉、榆林拼三鲜等特色美食,一定让你过齿难忘。
  这里也是一座生态城,一代代榆林人不畏艰难、矢志不渝的治沙精神,创造出“南治土、北治沙”一系列令人惊叹的“绿色”故事。
  今年6月15日,第29个世界防治荒漠化与干旱日主场纪念活动主旨报告在榆林举行。据介绍,榆林境内860万亩流沙已全部得到固定或半固定,林木覆盖率由新中国成立初的0.9%提高到目前的36%,年流入黄河泥沙由5.13亿吨减少到2.1亿吨,市域森林覆盖率达到了34.8%,城区绿化覆盖率提高到了40.24%……
  “文旅+”榆林全域旅游
  近年来,榆林绘制全域旅游蓝图,把加快文化和旅游融合发展作为推动经济转型升级、城市转型发展的突破口,出台《榆林市加快发展文化旅游产业培育壮大现代服务业战略研究工作方案》,发布《进一步加快旅游产业发展的意见》,形成全域旅游机制体制,推动旅游产业加快发展。
  但由于地域、观念、人才等方面的原因,榆林文旅融合发展还面临着诸多短板和问题亟待化解。比如,榆林景区配套服务不到位,文旅产品单一,文化创意欠缺,产品和服务缺少卖点;市场主体力量薄弱,没有形成龙头文旅企业,景区  和品牌营销乏力,知名度和影响力还不够高。
  主要表现在:缺乏系统谋划和顶层设计,规划、开发和管理比较粗放,各地之间、各景区景点之间缺乏合力,各自为战,没能形成服务网络和整体效应;文化资源的开发利用和保护不够,对其包含的文化价值挖掘不足,从而使其大多处在“资源阶段”,没能转化为“热点”旅游产品。
  文化产业最核心的是创意。榆林高质量发展文旅产业,就必须深度挖掘历史文化景观的深层次内涵,提高景区的开发创新能力,呈现特色文化的精髓。
  随着我国文旅产业由高速增长转向高质量发展,打造IP已成为文旅市场的着力点。榆林为此制定了“文化+产品+品牌”的发展战略,从2017年开始持续举办的“清爽榆林”沙地避暑旅游、“陕北榆林过大年”、荞麦节、杏花节、红枣节等文化品牌活动,以及大型陕北秧歌剧《米脂婆姨绥德汉》和神木酒曲、榆林剪纸、陕北民歌等“非遗+旅游”特色文化品牌,都是对自身文化IP的深度挖掘,通过讲好文化内涵故事,实现传承人的可持续发展,创造更大产业价值。
  2021年出台的《榆林市长城保护行动方案》明确,到2025年形成具有榆林特色的长城保护体系,将长城保护空间性管理内容等纳入国土空间规划,完成2至6个长城国家文化公园建设。市委、市政府专门成立了由市长担任组长的国家文化公园建设工作领导小组,统筹指导和推进国家文化公园建设各项主要任务和重点工程。
  榆林这些推动“文旅+”融合发展的行动实践,不论对于丰富榆林文旅产品,还是满足新时代年轻人为消费主力军的期待,都有着十分重要的意义。 
  目前,新消费、新传播、新生活、新体验、新技术成为“文旅+”融合市场的五大新趋势。在此方面,榆林也没落伍,利用现代新媒体技术,采用多种形式、多种渠道进行全方位宣传,不断加大旅游产业推广力度,景区知名度提高不少,但是距离形成深入人心的“品牌影响”还有很大提升空间。
  对此,西安建筑科技大学公共管理学院院长、文化发展研究院院长詹绍文建议,榆林需要通过统筹谋划,开发精品旅游路线,打好项目带动牌,包装建设一批对旅游产业链上下游很有带动作用的地方性关键文旅项目。比如,打造黄河黄土文化风情廊、长城遗址文化旅游廊,形成边塞风情休闲度假区、黄土民俗风情体验区、工业文明科普游乐区、红色文化旅游体验区;加快推进榆林古城升级改造及石峁遗址公园、统万城考古遗址公园、麻黄梁黄土地质公园、杨家沟革命纪念地、北国风光景区、高家堡影视基地、非遗博物馆、煤炭博物馆等重点项目建设。
  历史赋予榆林深邃灿烂的文化资源,期待榆林旅游未来更美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