以开放平台

提升开放型经济动力与能级

2023年10月30日 字数:2319 浏览量:

  扩大丝博会、欧亚经济论坛、杨凌农高会、全球秦商大会等品牌会议会展活动影响力,提升自贸试验区、杨凌上合组织农业技术交流培训示范基地等试验示范平台牵引力,增强高新区、经开区、综保区、跨境电商综试区等各类园区的承载力,促进平台间优势互补、功能叠加、发展协同,切实以高能级平台支撑高水平开放。
  9月24日,2023年欧亚经济论坛在西安落下帷幕。2005年以来,欧亚经济论坛共签署宣言、倡议、白皮书60余个,促成各方签署协议、合作意向书和备忘录超过200个,累计举办金融合作、教育人才、旅游发展等板块平行论坛超过50场。
  如今,作为面向广大欧亚地区的大型机制性涉外论坛,由当初的地方性国际会议发展为国家层面“一带一路”建设十大平台之一,同时也成为陕西“一带一路”综合试验区和西安国家中心城市建设的重要载体,“朋友圈”不断扩大,合作领域向着更广阔的空间拓展。
  9月23日,第30届中国杨凌农业高新科技成果博览会在杨凌闭幕。本届农高会通过线下为主线上融合、馆内为主馆外结合方式,吸引49个国家和地区的2000多家单位参展,集中展示9000多项国内外最新科技成果。共举办集中签约、专场签约及其他相关签约活动18场,达成合作项目378个、金额1112.77亿元人民币。
  9月22日, 2023年全球秦商
  大会在西安闭幕。世界500强企业及在陕投资企业代表、中国民营企业500强代表、海内外秦商代表等800名嘉宾参会,征集527个重点招商推介项目……遍布五大洲30多个国家和地区及全国各地的300万秦商已成为陕西对外开放交流的桥梁纽带。
  秦商总会会长、正大集团总裁郑翔玲表示,自2009年首届全球秦商大会举办以来,全球秦商组织如雨后春笋般迅速壮大,组织体系和服务网络遍布全球30多个国家和地区及全国各省、自治区、直辖市,成立了300多家陕西商会,全球各地注册会员已达5万多家,会员资产规模合计达4万亿元以上,广大秦商在陕累计投资超万亿元。
  作为“一带一路”建设重要节点,不沿边、不靠海、不沿江的陕西,站在向西开放的前沿,承担着建设内陆改革开放高地和丝绸之路经济带重要通道、开发开放枢纽等重大任务。甘肃省陕西商会会长、甘肃泰和实业(集团)有限公司董事长张建忠

  表示:“陕西在对内开放方面有成本优势、效率优势,在对外开放方面充分发挥了向西开放重要基地作用,将成为联通中国与中亚、西亚、欧洲的重要枢纽,人气一定会越来越高,商气一定会越来越旺。”
  10月15日,第九届丝绸之路国际艺术节在陕西向世界展现出一幅“丝路新乐章 美好新未来”的美丽画卷;11月16日,第七届丝绸之路博览会将在陕西为世界呈现出一幅“经贸拓展、互联互通、互利共赢”的合作篇章……
  这些重大会议、重大活动,为陕西开放形象塑造出了新的开放之光;自贸试验区、杨凌上合组织、综合保税区等国家级平台,为陕西开放格局构筑起一道开放之基;高新区、经开区、跨境电商综试区等各类国家级园区为陕西开放水平拓展出一股开放之力。
  据陕西省商务厅介绍,近年来,陕西自贸试验区全面落实外资准入前国民待遇加负面清单管理制度,完善国际贸易“单一窗口”功能,设立RCEP企业服务中心,先后建成贸易金融、跨境电商等20多个功能性平台,吸引超过11万家企业在陕注册,是设立前的4.5倍,实际使用外资约占全省的三成,进出口额约占全省的七成。
  陕西综合保税区达到7个,数量居中西部第一,对全省外贸贡献率超过60%;共有5个国家级经开区、7个国家级高新区、47个省级开发区(经开区和高新区),2022年省级以上开发区生产总值、进出口额和实际使用外资分别占全省的42.5%、85.9%和28.9%。推动秦创原创新驱动平台和自贸试验区相互赋能,在全球设立22个离岸创新中心等平台。
  此外,陕西将服务共建“一带一路”作为全省外事工作重要目标,扩大对外交流,积极展示共建“一带一路”时代成就;聚力开放发展,不断丰富共建“一带一路”合作载体;增进民心相通,夯实共建“一带一路”社会根基。
  截至目前,柬埔寨、马来西亚、哈萨克斯坦相继设立驻西安总领事馆,在陕设领事馆的国家增加至5个;“中非现代农业技术交流示范和培训联合中心”落户杨凌示范区,邀请马来西亚、乌兹别克斯
  坦等9国担任丝博会主宾国,通过欧亚经济论坛政、商、企、产、学、研各界广泛对话加强政策沟通;举办“百对友城结好大会”“国际友城优品展”等主题活动,新增国际友城48对,与41个国家缔结的国际友城达到108对……
  此外,各类教育联盟平台是陕西面向全球合作交流的另一“战场”。目前,西安交通大学首倡的“丝绸之路大学联盟”,已有37个国家和地区的160余所高校加入,并建成13个学科子联盟。陕西职业技术学院牵头成立的“一带一路”职教联盟,已有105家成员单位加入,共举办六届国际职教论坛,累计邀请德国、法国、瑞士等十余个国家的3000余名学者参加。 
  同时,推动文化“走出去”,除举办9届丝绸之路国际艺术节外,举办了3届世界文化旅游大会、8届西安丝绸之路国际旅游博览会等重大活动。强化“部省合作”模式,积极推进与海外中国文化中心交流合作,“国风·秦韵”陕西传统文化周等一批文化交流项目在海外引起强烈反响,“从长安到罗马文化交流演展工程”等一批文艺作品广受好评。推进国际旅游枢纽建设,先后与世界旅游组织、亚太旅游协会等国际机构建立合作。成立陕西省丝绸之路考古中心,加快建设丝绸之路考古合作研究中心,与30多个海外知名高校和文博科研机构建立交流合作关系,“丝绸之路:长安—天山廊道的路网”成为首例跨国合作、成功申遗的世界文化遗产项目。西北大学考古队赴中亚国家开展境外考古发掘研究,共同推动“一带一路”文明交流互鉴。
  如今,交通商贸物流中心、国际产能合作中心、科技教育中心、国际文化旅游中心、丝绸之路金融中心等合作平台日渐成型,上合组织农业基地成为示范样板,丝绸之路大学联盟成为国际教育合作新典范,与中亚联合考古成为丝路“金名片”。